大家都在搜

牛津女孩张恒一讲述与母校实外的故事:热爱、梦想与成长



  

 

  01成长

  每一次的蜕变,都有成长的惊喜。命运总是在悄悄犒赏的是哪些不断充盈和挑战自我的人。在实外,尊重学生多元发展,兼容并包的学风给了张恒一成长成才的土壤。

  在实外的6年,她尝试了各种不同的事情,初中,文静的小女孩开始试着当班干部,高中,尝试各种社团、排练话剧、歌舞剧,参加歌唱团,在这个过程里,她不仅锻炼了她的文艺才能,更是在为排练争取时间与老师交涉中锻炼了统筹力和领导力。

  而学校包容和多元环境,提供的不仅仅是孩子成长的土壤,更是对于多元化发展的深刻认同。实外曾经走出过不计其数的优秀学子,高99级校友余静阑成为省文科第一后,现任职于世界顶尖咨询管理公司;高2007级校友向天昊成为省文科第一,现任教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;高99级校友张婷婷,点招进入北大,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。

  正如张恒一的初中班主任隆小霞所说,实外非常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。在实外,不仅仅是学习能力,还有身心健康,生活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是十分重要的。我们鼓励学生体验生活,学以致用,在生活里有用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知识,而通过学习收获知识的过程,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快乐和力量,才是学习的目的。

  张恒一在学习上不是最有天赋的,但是她有强大的内心、敢于追寻梦想。每个孩子都很有潜力,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更早的发现自己喜欢什么、擅长什么。我们学习之路其实就是探索的过程,越早发现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东西,这一生就会过得很幸福。

  02热爱与梦想

  张恒一在初三的暑假第一次来到牛津大学,她被古老的校园,城堡一样的学院深深吸引,从而种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。

  

 

  图 01初遇牛津

  而高一上学期,一次化学考试中,她取得了年级第五的成绩,在1000多名非常优秀学生中能取得这样的排名,她突然得到了自信,并且对自己说:既然这一次能够做到,那么下一次我依然可以!而在这个过程中,学校给了她极大的支持,班主任黄永寿老师将她树为典型,邀请她向同学分享学习经验。学校也提供了许多活动机会,比如参与哈佛峰会等,让她开拓了视野并且立志追求更高的梦想。

  她说:实外人的特质是努力和坚持,很多时候,我们差的可能就是那一点点的机遇也眼界。于是,在时间里沉淀,挑战中成长的张恒一做了那个纵身一跃,拥抱更大世界的决定。

  

 

  图 02和老师在实验室

  但是作为一个普高学生,并没有国际课程基础的她,做出这个决定要面对的困难是完全未知的。她经历了迷茫犹豫甚至接近崩溃的压力,可是,这个时候来自她班主任老师和其他任课老师的暖心支持,让她重新获得了追梦的底气。“你放心吧,就算失败了,我们一定给你补好落下的课,放心吧,没问题”。

  

 

  张恒一的高中班主任黄永寿说,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,作为实外的老师,我们一直都在践行。以学生为本,激发学生的潜能,鼓励他们多元发展,以尽量发觉他们的个性和特长。对于张恒一而言,我一直坚信她可以做到。有梦,就该去闯一闯。一名好老师,对学生的教育是应该充满爱的,一名好学生,看世界的眼光也应该是充满爱的,努力追求梦想,有信心,有勇气。

  03实外就像我的家 请家人们勇敢追梦

  张恒一说,“从12岁到18岁,从一个懵懂的小孩,成长为一个独立思考、追求梦想的成人。实外是我的家,是我成长的地方,在每一个角落,都有我的回忆,我自己成长的印记。所以对于我来说,她不仅仅只是一个学校,她是一个家。它承载了我青春所有的记忆、所有的梦想、所有的努力和汗水的地方。这六年来,一切的一切都承载在这里。

  

 

  对于学弟学妹们,我想告诉你们,成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,要一步一个脚印,踏踏实实的去走,任何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在我们知识储备增长的同时,你要去思考自己是不是变得更为睿智,用一个更加成熟的思维方式去寻求刺激自己本身更多的可能性。另外呢,一定要感想,这样你才会敢做。梦想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!”




上一篇:2020年度杭州影像行业点评榜单发布
下一篇:返回列表
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取得了进展
中国的铁路网络跨越13.1万公里
紫禁城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呼吸空间